神经精神系统第五单元脑血管疾病讲义
脑血管疾病是脑血管病变引起脑部疾病的总称。
脑部供血由2大系统构成:前循环系统和后循环系统;
前循环系统:即颈动脉系统;
后循环系统:即椎基底动脉系统;
颈内动脉系统重要分支:眼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
椎动脉系统重要分支:小脑后下动脉;
双侧椎动脉合成一条基底动脉:小脑前下动脉、桥支、小脑上动脉、大脑后动脉;
诸分支供血区及功能:
眼动脉:视网膜供血,视力;
大脑中动脉:颞叶、广泛半球、内囊(豆纹动脉),三偏症候,上肢重于下肢;
大脑前动脉:额叶,下肢重于上肢;
小脑后下、前下动脉:小脑、延髓,小脑症候、延髓背外侧综合症;
桥支:桥脑供血,头晕常见;
大脑后动脉:供应枕叶,视觉中枢;
急性脑血管病分为2大类:出血性和缺血性;
缺血性主要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
出血性主要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
定性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尤其是安静起病还是活动下起病)和影像学检查;
定位诊断主要依靠体征;
每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与病变血管有关,与该血管的供血区域有关,与该区域的生理功能有关;
越是靠近目标区域的血管病变,症状约严重
注意区分病因、危险因素、发病机制。
第一节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一、概念
反复发作的短暂性脑局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一过性局限性脑功能缺损表现,症状持续不超过24小时即完全恢复。
最常见的病因:动脉粥样硬化
可能的主要发病机制:
1.微栓塞。
2.脑血管痉挛、狭窄。
3.盗血现象。
二、临床表现
发作突然,历时短暂,每次发作持续通常为5-20分钟。多在1小时内缓解。症状持续不超过24小时。症状完全消失,不留神经功能缺损。在以后5年内24%~29%患者发生脑梗死。
病变血管不同,症状也不同:
1.颈动脉系统TIA 通常表现为发作性单肢轻瘫最多见。少见特征性症状有:①眼动脉交叉瘫(病变侧单眼一过性黑朦、对侧偏瘫及感觉障碍)和 Homer征交叉瘫(病变侧Homer征、对侧偏瘫);②主侧半球受累出现失语症(Broca失语、Wernick失语及传导性失语)。可能出现的症状:①对侧偏身麻木或感觉减退。②对侧同向偏盲。
2.椎-基底动脉系统TIA
(1)常见症状:眩晕、平衡障碍,少数伴耳鸣。
(2)特征性症状:①跌倒发作:患者转头或仰头时下肢突然失去张力而跌倒,无意识丧失,可很快自行站起。②双眼视力障碍(一过性黑朦),系双侧大脑后动脉距状支缺血。
(3)可能出现的症状:①急性发生的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及构音障碍;②小脑性共济失调;③意识障碍伴或不伴瞳孔缩小;④一侧或双侧面、口周麻木及交叉性感觉障碍;⑤眼外肌麻痹及复视;⑥交叉性瘫痪(一侧脑干缺血典型表现,如Weber综合征等)。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1.为短暂的、刻板的、可逆的、 局部的脑血液循环障碍,可反复发作,少者1~2次,多至数十次, 多为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也可以是脑梗死的前驱发作。
2.可表现为颈内动脉系统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症状和体征。
3.每次发作持续时间通常在数分钟至1小时左右,症状和体征应该在24小时以内完全消失。
4.头颅CT扫描,无本次发作相应部位的病灶发现。
鉴别诊断:
应注意TIA临床诊断扩大化倾向。 某些常见症状如麻木、头昏等并非TIA。意识丧失不伴后循环(椎-基底动脉)障碍的其他体征、强直性及(或)阵挛性发作、躯体多处持续进展性症状、闪光暗点等不属于TIA特征性症状。
1.局限性癫痫
2.Méniere病 表现为发作性眩晕、恶心、呕吐,但发作时间多较长,往往超过24小时,伴有耳鸣,反复发作后可出现听力减退。
四、治疗
目的是消除病因、减少及预防发作。
1.病因治疗 对有明确病因者应尽可能针对病因治疗,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患者应控制高血压、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心律失常等。对颈动脉动脉硬化粥样斑造成狭窄(狭窄大于70%)或伴血栓造成TIA者可行颈动脉内膜剥离术、支架植入术。
2.预防性药物治疗
(1)抗血小板聚集剂,减少TIA发作。可选用阿司匹林5Omg/d,噻氯匹定125~250mg,1次/日,或氯毗格雷75mg/d。可单独应用或与双嚓达莫联合应用。这些药物服用6~12个月。
(2)对频繁发作的TIA可用抗凝药。注意适应证和禁忌证,并应监测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药物有肝素、华法林等。
第二节 脑血栓形成
最常见类型。脑的动脉因动脉粥样硬化等自身病变使管腔狭窄、闭塞或在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造成脑局部急性血流中断, 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损害表现。
一、常见病因
最常见的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少见的原因有动脉壁的炎症、血液病等。
危险因素:年龄;TIA或卒中;血压异常;心脏病;糖尿病;家族史;高血脂病;吸烟及酗酒;肥胖;饮食因素;口服避孕药;HCY;CRP;血液异常;脑动脉狭窄。
发病机制:低灌注;栓塞;栓子清除下降;混合型。
二、临床分型
1.完全型 通常指6小时内病情达高峰者,常为完全性偏瘫,病情一般较重甚至昏迷。
2.进展型 局限性脑缺血症状在48小时内逐渐进展,呈阶梯式加重。直至出现完全性偏瘫或意识障碍等严重神经功能缺损。
3.缓慢进展型 起病2周后症状仍进展,常与全身或局部因素所致的脑灌流减少,侧支循环代偿不良,血栓向近心端逐渐扩展等有关。
4.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 缺血出现的神经症状一般在持续24~72小时以上,但可在3周内恢复。
三、临床表现
1.大脑中动脉闭塞
主干闭塞出现对侧三偏。失语。
皮层支闭塞时偏瘫、偏感以面部及上肢为重,失语。无偏盲。
深穿支闭塞时对侧偏瘫,无感觉障碍及偏盲,失语。
2.大脑后动脉闭塞
单侧主干闭塞引起对侧同向性偏盲。
深穿支闭塞:红核丘脑综合征、丘脑综合征。
3.椎-基底动脉闭塞综合征
(1)基底动脉或双侧椎动脉闭塞引起脑干梗死危及生命,出现眩晕、呕吐、四肢瘫、共济失调、昏迷和高热等。若中脑受累出现中等大固定瞳孔。
脑桥病变出现针尖样瞳孔,并常伴眼球斜视垂直性眼球运动困难,玩偶眼消失,冰水试验眼球水平运动消失或不对称;眼球向偏瘫侧同向偏视(“看病灶”),最后昏迷,高热。
(2)小脑后下动脉或椎动脉闭塞综合征:也称延髓背外侧(Wallenberg)综合征,是脑干梗死最常见类型。导致1.眩晕、2.呕吐、3.眼球震颤(前庭神经核);4.交叉性感觉障碍(三叉神经脊束核及对侧交叉的脊髓丘脑束受损);5.同侧Horner征和6.同侧Ⅸ、Ⅹ脑神经麻痹造成: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和声音嘶哑;7同侧小脑性共济失调。
(3)脑桥基底部:梗死可出现闭锁综合征,患者意识清楚,四肢瘫痪,双侧面瘫、延髓麻痹等,不能言语,不能进食,不能做各种动作,只能以眼球上下运动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四、其他临床类型
1.大面积梗死 通常是颈内动脉主干、大脑中动脉主干、椎基底动脉主干梗死,出现大面积区域梗死、水肿。病程呈现进行性加重,易出现颅内压增高和脑疝死亡。
2.分水岭脑梗死 也即边缘带梗死是相邻两血管供血区分界处局部缺血和梗死。
出现于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伴全身低血压。
3.出血性脑梗死 是脑梗死灶的动脉坏死使血液漏出,出现继发出血,常见于大面积脑梗死后。
4.多发性脑梗死 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供血系统脑血管闭塞引起的梗死,是反复发生脑梗死所致。
5.无症状性脑梗死 又称静止性脑梗死。是指发生在非功能区而无任何症状和体征,但 CT、MRI检查中见到颅内脑白质及脑室周边许多缺血灶。可能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发生有关。
特殊检查:CT检查6小时以内多正常, 24~48小时后梗死区出现低密度灶。MRI在脑梗死数小时内、梗死区的T1加权低信号、T2加权高信号。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1.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大多无明显头痛和呕吐。
2.发病可较缓慢,多逐渐或呈阶梯性进行。多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也可见于动脉炎、血液病等。
3.发病后1~2天内意识清楚或轻度障碍。
4.有颈内动脉系统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症状和体征。
5.有条件时可首选CT或MRI检查。腰穿脑脊液一般不应含血。
6.应与脑出血、脑栓塞相鉴别。
六、急性期治疗方法
早期治疗、个体化处理,危险因素干预。降低病残程度和预防复发。
1.超早期溶栓治疗目的是溶解血栓、迅速恢复梗死区血流灌注、减轻神经元损伤。溶栓应在有效的治疗时间窗内进行才有可能挽救缺血半暗带。一般认为,发病3小时内绝大多数患者采用溶栓治疗有效;发病3~6小时,大部分溶栓治疗可能有效。
(1)静脉溶栓治疗
适应证:①急性缺血性卒中,无昏迷;②发病3小时之内,在MRI中无肯定缺血灶,可延长至6小时;③年龄)18岁,<75岁;④CT未显示低密度病灶,已排除颅内出血;⑤患者或家属同意。
绝对禁忌证:①TIA单次发作或迅速好转的卒中;②两次降压治疗后血压仍>185/110mmHg;③蛛网膜下腔出血;CT发现脑出血,水肿,占位和动静脉畸形;⑤患者14日内做过大手术或创伤,7日内做过动脉穿刺,有活动性出血;⑥正在应用抗凝剂或卒中前48小时曾用肝素治疗和抗凝剂;⑦有血液疾病;⑧PT>15秒,7APTT >40秒,INR >1.4,血小板计算<100×109/L。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是选择性纤维蛋白溶解剂。
(2)动脉溶栓疗法:治疗3小时内发病的大脑中动脉区脑血栓形成。在DSA直视下进行尿激酶或rt-PA选择介入动脉溶栓。并合用小剂量肝素静脉滴注。
2.抗凝治疗 目的在于防止血栓扩展和新血栓形成,适用于进展性卒中和溶栓治疗后短期应用。对完全性卒中无效。肝素、华法林。
3.降纤治疗 通过降解血肿纤维蛋白原、抑制血栓形成。发病3小时内。
4.血液稀释法 如患者确有血液黏度过高,血容量不足,适量选用低右。分水岭梗死者首选本法。
5.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急性脑梗死病后48h内给予阿司匹林50mg/d或氯吡格雷75mg/d,可降低病死率和复发率。溶栓和抗凝治疗时不同时应用,以免增加出血风险。
6.外科治疗 大面积脑梗死、脑水肿、脑疝者,行开颅减压术。
7.早期应用抗自由基损伤治疗,挽救半暗带;依达拉奉。
8.一般处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和供氧:昏迷患者要注意气道堵塞,必要时可行气管切开。
(2)保持良好的心肺功能和血容量稳定及水电解质平衡:这是维持足够心排出量和脑灌流压的基础,应避免过分扩容及过度脱水。
(3)饮食营养:尽量经口或鼻胃管喂养。避免大量输入葡萄糖,因高血糖会使脑梗死灶扩大。
(4)防止并发症:积极预防呼吸道或泌尿道感染,防止压疮的发生。 有癫痫发作者可给苯妥英钠0.1g/次或卡马西平0.2g/次,每日3次。
(5)调整血压:血压一般维持在发病时所测的或患者年龄应有的稍高水平。
9.二级预防治疗 患者病后有明确脑缺血卒中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心房纤颤、颈动脉狭窄等)。用抗血小板聚集剂(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节)。
临床鉴 |
缺血性脑卒中 |
出血性脑卒中 | ||
脑血栓 |
脑栓塞 |
脑出血 |
蛛网膜下腔出血 | |
病因 |
动脉硬化、TIA、高血压史、糖尿病 |
心脏瓣膜病、房颤 |
高血压和糖尿病 |
动脉瘤或动静脉、血管畸形 |
发病年龄 |
老年(60岁以上) |
青壮年 |
中老年(50~60岁) |
不定 |
发病情况 |
安静、休息时 |
不定 |
活动、激动时 |
活动、激动时 |
发病缓急 |
较缓(小时、天) |
最急(秒、分) |
急(分、小时) |
急(分) |
头痛(意识清时) |
多无 |
多无 |
常有,早期呕吐 |
剧烈头痛和呕吐 |
意识障碍 |
多无或较轻 |
多无或较轻 |
常有,进行性加重 |
无或有谵妄 |
局灶体征(偏瘫、失语、脑神经麻痹等) |
明显,常成为患者主诉 |
明显,常成为患者主诉 |
常有,但患者意识 |
常无,或偶有轻偏瘫及动眼神经麻痹 |
脑膜刺激征 |
多无 |
多无 |
可有 |
明显 |
CT |
脑内低密度区 |
脑内低密度区 |
脑内高密度区 |
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内高密度区 |
MRI |
T1加权像示低信号区,T2加权像示稍高信号区 |
T1加权像示低信号区,T2加权像示稍高信号区 |
T1加权像示脑内高信号区,T2加权 |
T1加权像示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内高信号区 |
DSA(脑血管造影) |
可能见阻塞的血管 |
可能见阻塞的血管 |
不肯定 |
可见动静脉血管畸形或动脉瘤 |
第三节 脑栓塞
由于栓子进入脑动脉系统,造成血流受阻,引起的脑缺血、坏死症候。
一、病因
栓子来源可分三大类:
1.心源性 常见心脏栓子来源:①风心病的附壁血栓;②换瓣术后人工瓣膜上的血栓;③急性或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瓣膜螯生物;④各种心脏病导致的心房纤颤、心律不齐引起的心内血栓;⑤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所致心内膜表面附壁血栓。
2.非心源性 ①主动脉弓及其发出的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附着物脱落;②败血症、长骨骨折后脂肪颗粒、癌细胞、寄生虫卵;③减压病,胸外科术中等各种原因的空气栓及异物栓塞等。
3.来源不明 极少数病例虽经各种检查仍未查明栓子来源者。
心源性栓子占脑栓塞病因的60%~80%
二、临床表现要点
1.多为急骤发病。
2.多数无前驱症状。
3.一般意识清楚或有短暂性意识障碍。
4.有颈动脉系统和(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症状和体征。
约4/5的脑栓塞发生于前循环,特别是大脑中动脉。椎基底动脉系统受累约占1/5。
5.腰穿脑脊液一般不含血,若有红细胞可考虑出血性脑梗死。
6.栓子来源可为心源性或非心源性.也可同时伴有其他脏器、皮肤、黏膜等栓塞症状。
7.脑CT或 MRI可显示缺血性梗死或出血性梗死变化,出现出血性死者更有脑栓塞可能。
三、治疗原则
1.脑部病变的治疗基本与脑血栓形成治疗相同(见第二节),主要是改善脑循环,减轻脑水肿,减少梗死范围。
2.心源性脑栓塞病后2~3小时内,可用罂粟碱静脉滴注。
3.除治疗脑部病变之外,要同时治疗引起脑栓塞的原发性疾病。例如,心源性栓塞需卧床休息,以减少栓塞复发, 同时注意纠正心律失常,控制心率,防治心衰等。
4.如CT显示为出血性梗死或脑脊液中含红细胞,或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并发的脑栓塞应禁用抗凝治疗。
第四节 脑出血
一、常见病因
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是脑出血最主要的原因。其他少见的原因包括先天性血管畸形、动脉瘤、血液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瘫等)、抗凝或溶栓治疗、淀粉样血管病及脑肿瘤等。
二、临床表现
脑出血多发生在血压控制不好的患者,常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中发病。
1.基底节区出血 为脑出血最常见类型,约占60%~70%。其中壳核出血最多,约占脑出血的60,丘脑出血占10。壳核+苍白球=豆状核
(1)壳核出血(内囊外侧型):三偏 、凝视(看病灶)、失语。
(2)丘脑出血(内囊内侧型):三偏症状。上、下肢瘫痪均等或基本均等,深感觉障碍更突出;上视障碍或凝视鼻尖(落日征)、小瞳孔等;意识障碍多见且较重。
昏迷时常出血侧散大,表明有小脑幕疝形成。出血破入脑室或损伤脑干,则昏迷加深,出现去脑强直或四肢弛缓,鼾声大作、上消化道出血、中枢性高热或体温过低,甚至出现肺水肿,最后多发生枕骨大孔疝死亡。
(3)壳核与丘脑混合型出血:临床表现类似于丘脑出血。
2.脑桥出血 约占脑出血的10%。多由基底动脉脑桥支破裂所致。
一侧少量的脑桥出血可无意识障碍,表现为交叉性瘫痪和共济失调性偏瘫,两眼向病灶侧凝视麻痹(看患肢)。
多数出血累及脑桥双侧,深度昏迷,中枢性高热、双瞳针尖样缩小和四肢瘫痪三种特征性体征,常在1~2日内死亡。
3.小脑出血 约占脑出血的10%。由小脑上动脉分支破裂所致。发病突然、眩晕、频繁呕吐、枕部疼痛,病变侧共济失调,眼球震颤,同侧周围性面瘫,颈项强直等。如病情继续加重,颅内压明显升高昏迷加深,极易发生枕骨大孔疝死亡。
4.脑室出血 约占脑出血的3%~5%。原发性脑室出血,由脑室内脉络丛动脉或室管膜下动脉破裂出血,流入脑室内所致,小量脑室出血时仅有突发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酷似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完全恢复。大量脑室出血常起病急骤,迅速出现昏迷、频繁呕吐、针尖样瞳孔、眼球分离斜视或浮动、四肢弛缓性瘫痪及去大脑强直发作等,预后不良。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
1.多有高血压病史。
2.常于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
3.发作时常有反复呕吐、头痛和血压升高。
4.病情进展迅速,常出现意识障碍、偏瘫和其他神经系统局灶症状。
5.有条件时首选CT或MRT检查。急性期脑CT中见高密度血肿,周围有少许水肿,有占位效应和(或)脑组织移位。
6.腰穿脑脊液多含血和压力增高(其中20%左右可不含血)。
鉴别诊断:小量脑出血与脑梗死相似.而重症脑梗死可出现明显高颅压症状甚至脑疝,又与脑出血难以鉴别,此时需靠CT以助诊断。注意与可引起意识障碍的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肝性脑病、尿毒症、急性酒精中毒、低血糖、药物中毒、CO中毒等鉴别。
四、急性期治疗方法
急性期治疗总体原则是保持安静,防止继续出血;积极抗脑水肿;减低颅内压,调整血压改善循环,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
对症治疗
(1)尽可能就近治疗:以免加重出血。
(2)保持气道通畅:
(3)高血压处理:如血压在≥200/110mmHg以上,可适当给予作用较温和的降压药。使血压维持在略高于发病前水平。当血压<180/105mmHg时可暂不使用降压药。
(4)降颅压治疗:脑出血后第2天即开始出现脑水肿3~5天明显,主张立即快速使用脱水剂,常用20%甘露醇125~250ml静滴,每6~8小时一次。发病最初可将地塞米松10~20mg加入脱水剂中静滴。
(5)并发症处理: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癫痫等均应给子适当治疗。
五、高血压颅内血肿手术适应证
一般认为年龄不太大,生命体征稳定,心肾功能无明显障碍,血压小于200/120mmHg,且符合下列情况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1.小脑出血血肿>10ml者,可考虑手术治疗:血肿>20ml或有脑干受压征应紧急手术清除血肿,否则随时可发生脑疝而死亡。
2.壳核出血血肿>40ml,或颅内压明显增高有可能形成脑疝者。
3.对重症原发性脑室出血或丘脑内侧出血血液大量破入脑室者,可行颅骨钻孔,脑室外引流。
第五节 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突然破裂,血液流至蛛网膜下腔的统称。
一、病因
最常见的病因为颅内动脉瘤和脑(脊髓)血管畸形,约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70%。
二、临床表现
1.出血症状 发病前多数患者有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咳嗽等诱因。发病突然,有剧烈头痛、项背痛或下肢疼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意识模糊、定向力障碍等。一过性意识障碍多见,严重者呈昏迷状态,甚至出现脑疝而死亡。脑膜刺激征明显,常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1~2天内出现。
2.脑神经损害 以一侧动眼神经麻痹常见,占6%~20%,提示存在同侧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动脉瘤或大脑后动脉动脉瘤。
3.偏瘫 在出血前后出现偏瘫和轻偏瘫者约占20%。脑血管痉挛所致。
4.视力视野障碍 蛛网膜下腔出血可沿视神经鞘延伸,眼底检查可见玻璃体膜下片块状出血,发病后1小时内即可出现, 这是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有力证据。
5.颅内杂音 约1%的颅内动静脉畸形和颅内动脉瘤可出现颅内杂音。
6.体温改变 部分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后数日可有低热。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再结合下列特殊检查即可作出临床诊断。
(1)头部CT:脑沟与脑池密度增高。是首选检查。血液聚集部位提示动脉瘤位置。
(2)头部MRI:发病后一周内的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在MRI很难查出。血管成像有助于筛查动脉瘤、畸形。
(3)脑血管造影:是确定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的必须手段,应视为常规检查。尽早检查。
(4)腰椎穿刺:对CT有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应视情况决定是否再需要做腰穿检查。
四、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出血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可应用止血剂。头痛剧烈者可给止痛、 镇静剂,并应保持大便通畅。当伴颅内压增高时,应用甘露醇溶液脱水治疗。
2.病因治疗 尽早病因治疗,如开颅动脉瘤夹闭,动静脉畸形或脑肿瘤切除或血管内介入治疗等。
动脉瘤 |
动静脉畸形 |
动脉硬化 |
烟雾病 |
脑瘤卒中 | |
发病年龄 |
40~60岁 |
35岁以下 |
50岁以上 |
青少年多见 |
30~60岁 |
出血前症状 |
无症状,少数动眼神经麻痹 |
常见癫痫发作 |
高血压史 |
可见偏瘫 |
颅压高和病灶症状 |
血压 |
正常或增高 |
正常 |
增高 |
正常 |
正常 |
复发出血 |
常见且有规律 |
年出血率2% |
可见 |
可见 |
少见 |
意识障碍 |
多较严重 |
较重 |
较重 |
有轻有重 |
较重 |
脑神经麻痹 |
Ⅱ-Ⅵ脑神经 |
无 |
少见 |
少见 |
见于颅底肿瘤 |
偏瘫 |
少见 |
较常见 |
多见 |
常见 |
常见 |
眼症状 |
可见玻璃体积血 |
少见 |
眼底动脉硬化 |
少见 |
视乳头水肿 |
CT检查 |
SAH |
脑萎缩或AVM影 |
梗死灶 |
脑室出血铸型 |
增强后可见脑瘤影 |
脑血管造影 |
动脉瘤和血管痉挛 |
动静脉畸形 |
脑动脉粗细不均 |
脑底动脉异常 |
有时可见肿瘤染色血管团 |
24年医师必过课程识别二维码报名
或加微信15682385872报名
- 02-25神经精神系统第五单元脑血管疾病练习题
神经精神系统第五单元脑血管疾病练习题,欢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