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第二十四单元病毒的感染和免疫讲义
【考点纵览】
1.病毒的传播方式:水平 垂直
2. 病毒的感染类型 重点
1)慢性病毒感染:经显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未被完全清除,持续存在于机体血液或
组织中,病毒不断排出体外。慢性病毒感染病程长达数月或数十年,患者临床症状轻微或为
无症状病毒携带者。如乙型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和EB病毒等常形成慢性感染。HBV CMV EBv
(助记:有传染性 症状小 一<E>个巨大的蚂蚁<乙>)
2)潜伏性病毒感染:经急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与机体处于平衡状态,病毒基因组潜
伏在特定组织或细胞内,但并不能产生有感染性的病毒体。在某些条件下若平衡被破坏,则
病毒可被激活,增殖而出现临床症状,并可检测出病毒的存在,如单纯疱疹病毒感染。HSV
(助记:打破平衡 反复发作 )
3)慢发病毒感染:又称迟发病毒感染,经显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有很长潜伏期,此时机体无症状也分离不出病毒,但以后出现慢性、进行性疾病、常导致死亡,如人免疫缺陷
病毒引起的AIDS。麻疹缺陷病毒引起的亚急性硬化性脑炎(SSPE)。(助记:定时炸弹 进行性死亡 HIV 亚脑)
3.致病机制
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致病作用可表现为:(微观 )
① 溶细胞感染;(病毒增殖涨破细胞)②稳定状态感染(借个住处);③细胞凋亡(细胞自杀);④细胞增殖和转化;⑤病毒基因的整合;⑥包涵体的形成。
病毒感染对机体的致病作用表现为:(无具体细胞、宏观、免疫相关)
①病毒对组织器官的亲嗜性与组织器官的损伤;②免疫病理损伤;③病毒对免疫系统的致病作用:引起免疫抑制、杀伤免疫活性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
4.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重点区分干扰素和中和抗体)
1)抗病毒免疫
2)干扰素:干扰素是由病毒或其他IFN诱导剂诱导人或动物组织细胞产生的一类糖蛋白,它具有抗病毒、抑制肿瘤及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
(助记:经诱导机体产生的间接对抗病毒的糖蛋白)一定要记住干扰素不能直接杀死病毒
作用机制:传话人-告诉邻近细胞产生抑制病毒合成的蛋白。
应用:乙肝治疗肿瘤治疗
3)中和抗体:
中和抗体neutralization antibody:具体保护作用的抗体
特点:具有与病毒抗原部位结合,消除病毒感染的能力
主要作用:杀灭细胞外游离病毒,对胞内病毒无清除作用
【习题点津】
1.最易形成潜伏感染的病毒是
A.麻疹病毒
B.流感病毒
C.狂犬病
D.脊髓灰质炎
E.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正确答案』E
2.哪项不是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
A.杀细胞感染
B.细胞融合
C.病毒与宿主细胞基因组整合
D.形成包涵体
E.产生超敏反应
『正确答案』E
3.关于干扰素的特性,哪项是错误的
A.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作用
B.具有种属特异性
C.具有直接杀灭病毒作用
D.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
E.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因素
『正确答案』C
24年医师必过课程识别二维码报名
或加微信15682385872报名
- 02-25微生物第二十四单元病毒的感染和免疫练习
微生物第二十四单元病毒的感染和免疫练习,欢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