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第十一单元抗帕金森病药讲义
十一、抗帕金森病药 |
1.左旋多巴 |
(1)体内过程 |
2.卡比多巴 |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 |
3.苯海索 |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
本章重点是:左旋多巴、卡比多巴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本章难点是:左旋多巴体内过程。
第一节 左旋多巴
【体内过程】——真正发挥作用的只有1%,其他99%几乎都是副作用。
左旋多巴口服在小肠迅速吸收,0.5~2h达峰值。血浆半衰期较短,约1~3h。口服后95%在肝和肠粘膜和其他外周组织多巴脱羧酶脱羧,转变成多巴胺,后者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在外周引起不良反应。
仅有1%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在脑内脱羧转变成多巴胺,发挥中枢作用。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抗帕金森病
左旋多巴是多巴胺的前体,通过血脑屏障后,补充纹状体中多巴胺的不足而发挥治疗作用。
对轻症及年轻患者疗效较好,而重症及年老患者疗效较差。
对肌肉僵直及运动困难疗效较好,而对肌肉震颤疗效较差。
对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引起帕金森综合症无效。
【不良反应】
1.早期反应
胃肠道反应:出现厌食、恶心、呕吐
心血管反应:出现直立性低血压。
2.长期反应
运动过多症:出现不自主异常运动。
症状波动:出现开关反应。
精神症状:出现精神错乱症状。
第二节 卡比多巴(α-甲基多巴肼)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左旋多巴的最佳拍档
卡比多巴是较强L-芳香氨基酸脱羧酶抑制剂。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故仅能抑制外周多巴脱羧酶的活性,使左旋多巴在外周组织脱羧减少,使进入脑内的左旋多巴浓度明显升高,同时也可减轻外周的副作用。
单独应用无治疗意义,常将卡比多巴与左旋多巴按1:10剂量合用。可使左旋多巴的有效剂量减少75%。
左旋多巴与卡比多巴合用示意图
第三节 苯海索(安坦)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通过拮抗胆碱受体而减弱黑质-纹状体通路中ACh的作用,抗震颤效果好,也能改善运动障碍和肌肉强直;
用于少数不能接受左旋多巴或多巴胺受体激动药的帕金森病人。
抗帕金森病药的比较
药 物 |
作用机制 |
作用特点 |
左旋多巴 |
进入脑内转变 |
肌肉僵直及运动困难疗效好 |
卡比多巴 |
抑制多巴脱羧酶 |
与左旋多巴合用,增加疗效 |
苯海索 |
阻断中枢胆碱受体 |
抗震颤疗效好,而对肌肉僵 直运动困难疗效差。 |
用左旋多巴或M受体阻断剂治疗震颤麻痹(帕金森病),不能缓解的症状是
A.肌肉强直
B.随意运动减少
C.动作缓慢
D.面部表情呆板
E.静止性震颤
『正确答案』E
24年医师必过课程识别二维码报名
或加微信15682385872报名
- 02-25药理学第十一单元抗帕金森病药练习
药理学第十一单元抗帕金森病药练习,欢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