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第十二单元抗精神失常药讲义

日期:2023-02-23 人气:360


抗精神失常药

1.氯丙嗪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3)不良反应

2. 丙咪嗪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3.碳酸锂

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

本章重点是:氯丙嗪的全部内容。
  本章难点是:氯丙嗪药理作用。

第一节 氯丙嗪

【药理作用】
  


一、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1.抗精神病作用
  正常人服用:镇静安定作用;
  精神病人:显现良好抗精神病作用,能迅速控制兴奋躁动状态,消除患者的幻觉和妄想症状。
  机制: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质通路的D2受体产生抗精神病作用。
  2.镇吐作用
  氯丙嗪具有较强的镇吐作用,小剂量阻断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CTZ)的D2受体。
  大剂量直接抑制呕吐中枢,但不能对抗前庭刺激引起的呕吐(晕动病),对顽固性呃逆也有效。
  3.对体温调节作用
  对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有很强抑制作用。氯丙嗪不但降低发热机体的体温,也能降低正常体温。
  氯丙嗪的降温作用随外界环境温度而变化,环境温度愈低其降温作用愈显著,与物理降温同时应用,则有协同降温作用;在炎热天气,氯丙嗪却可使体温升高。 
  解热镇痛药与氯丙嗪的解热的区别
  


二、对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
  1.阻断α受体 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但易产生耐受性,且有较多副作用,不适合抗高血压的治疗。
  2.阻断 M受体 可引起口干、便秘、视力模糊等。

  三、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1促进,3抑制。
  1.促进促乳素分泌
  2.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
  3.抑制糖皮质激素分泌
  4.抑制生长激素分泌——可治疗巨人症
  【临床应用】
  1.精神分裂症
  主要用于Ⅰ型精神分裂症;
  对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无效甚至加重病情;
  对其他精神病伴有的兴奋、躁动、紧张、幻觉和妄想等症状也有显著疗效;
  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较差。
  2.呕吐和顽固性呃逆
  氯丙嗪对多种药物和疾病引起的呕吐具有显著的镇吐作用。对顽固性呃逆也有显著疗效,对晕动症无效。
  3.低温麻醉与人工冬眠
  物理降温(冰袋、冰浴)配合氯丙嗪应用可降低患者体温,可用于低温麻醉。
  氯丙嗪与中枢抑制药(度冷丁、异丙嗪)合用,使患者处于深睡、低温状态,即处于“人工冬眠”状态,用于严重创伤、感染性休克、高热惊厥、中枢性高热及甲状腺危象的辅助治疗。
  【不良反应】
  1.常见不良反应
  中枢抑制症状:嗜睡、淡漠、无力。
  M受体阻断症状:视物模糊、口干、便秘。
  α受体阻断症状:鼻塞、血压下降、直立性低血压和反射性心率加快。
  2.锥体外系反应——重要
  (1)帕金森综合症——左旋多巴治疗无效。肌张力增高,面部表情呆板。动作迟缓,肌震颤,流涎。
  (2)急性肌张力障碍 多在用药后1~5天出现,可见舌、面、颈背部肌肉痉挛,患者出现强迫性张口、伸舌、斜颈、呼吸运动障碍及吞咽困难。
  (3)静坐不能 患者出现坐立不安、反复徘徊。
  上述症状可用中枢抗胆碱药治疗。
  (4)迟发型运动障碍 表现不自主、有节律的刻板运动,如吸吮、舔舌等。
  ——可能与氯丙嗪长期阻断突触后DA受体,使DA受体数目增加有关,用抗胆碱药反而可使之加重。 
  3.精神异常 如意识障碍、萎靡、淡漠、兴奋、躁动、消极、抑郁、幻觉、妄想等 。
  4.惊厥与癫痫 少数病人用药过程中出现局部或全身抽搐,脑电有癫痫样放电 。
  5.过敏反应 常见皮疹、光敏性皮炎,少数患者出现肝细胞内微胆管阻塞性黄疸及急性粒细胞缺乏症。
  6.内分泌系统反应 长期用药还会引起内分泌系统紊乱。如乳腺增大、泌乳、月经停止、抑制儿童生长等。
  7.急性中毒 一次吞服大剂量氯丙嗪后,可致急性中毒,出现昏睡、血压下降至休克。
  “送药到手、看服到口、不服不走”。
  氯丙嗪歌诀——推荐。
  精神分裂氯丙嗪,
  DA、M和α。
  镇静止吐兼降温,
  可惜晕车没办法。
  人工冬眠显奇效,
  长期用药毒性大。
  乳腺发育帕金森,
  震颤麻痹低血压。

第二节 丙咪嗪

【药理作用】
  1.中枢神经系统
  正常人用药后:头晕、困倦、口干、视物模糊;连续用药后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能力下降——所以“不是兴奋剂”。
  抑郁症患者连续用药出现精神振奋、情绪高涨,呈现明显的抗抑郁作用。

  丙咪嗪通过抑制突触前膜对NA(去甲肾上腺素)及5-HT(5-羟色胺)的再摄取,使突触间隙递质浓度增高,促进突触传递功能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2.自主神经系统 可阻断M受体,引起口干、便秘、视力模糊等。
  3.心血管系统 能降低血压,致心律失常,其中心动过速较常见。
  【临床应用】
  1.抑郁症 内源性、更年期抑郁症效果较好,对精神分裂症的抑郁状态效果较差。
  2.遗尿症。
  3.焦虑和恐怖症。

第三节 碳酸锂

【药理作用】

  ——与丙咪嗪相反。 
  碳酸锂主要是锂离子发挥药理作用,治疗剂量对正常人的精神行为没有明显的影响。
  对躁狂症患者有显著疗效,使言语、行为恢复正常。
  机制——抑制脑内NA及DA的释放,可促进其再摄取,使突触间隙的NA水平下降——与丙咪嗪相反。
  【不良反应】
  锂盐安全范围小,最适浓度为0.8~1.5mmol/L之间,如超过2mmol/L即出现中毒症状。
  轻度毒性症状 用药初期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疲乏、肌肉无力、肢体震颤、口干、多尿等。
  较严重毒性反应 精神紊乱、反射亢进、明显震颤、发音困难直至昏迷与死亡。静注生理盐水可加速锂离子排泄。
  用药期间应每1~2周测定血锂浓度。当浓度升高1.6mmol/L时应停药。
  【实战演习】
  1.氯丙嗪抗精神病作用机制主要是
  A.阻断中枢多巴胺受体
  B.激动中枢M胆碱受体
  C.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
  D.阻断中枢5一HT受体
  E.阻断中枢肾上腺素受体

『正确答案』A
  2.氯丙嗪临床不用于
  A.甲状腺危象的辅助治疗
  B.精神分裂症或躁狂症
  C.晕动病引起呕吐
  D.加强镇痛药的作用
  E.人工冬眠疗法

『正确答案』C
  A.阻断D1、D2受体
  B.使突触间隙的NA浓度下降
  C.阻断N胆碱受体
  D.对心肌有奎尼丁样作用
  E.阻断中枢5-HT受体
  3.氯丙嗪

『正确答案』A
  4.丙米嗪

『正确答案』E
  5.碳酸锂。

『正确答案』B

  6.下列对氯丙嗪叙述错误的是
  A.对刺激前庭引起的呕吐有效
  B.可使正常人体温下降
  C.可加强苯二氮卓类药物的催眠作用
  D.可阻断脑内多巴胺受体
  E.可抑制促皮质激素的分泌

『正确答案』A


  7.不属于氯丙嗪不良反应的是
  A.帕金森综合征
  B.抑制体内催乳素分泌
  C.急性肌张力障碍
  D.患者出现坐立不安
  E.迟发性运动障碍

『正确答案』B

24年医师必过课程报名

24年医师必过课程识别二维码报名

或加微信15682385872报名

您的观点
00
相关内容
首页 电话 留言 社区
付款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