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第五单元人群健康与社区卫生讲义

日期:2023-02-23 人气:402

第一节 人群健康与社区预防服务


  一、人群健康与社区卫生的概念
  1.人群健康策略强调两点:
  注重分析在整个生命全程中影响人群健康的全部的决定因素,而不仅仅重视与特定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或临床病因;
  2.重视促进全体人群的健康,而不仅仅关注那些已患病者或高危个体。
  3.社区(community):是指若干社会群体(家庭、氏族)或社会组织
  (机 关、团体)聚集在某一地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
  4.社区卫生(community health):
  5.社区卫生实施的原则:
  ①以健康为中心;②以人群为对象;③以需求为导向;④多部门合作;⑤人人参与。

  二、社区预防服务
  1.社区预防服务的定义:是以健康为中心、社区为范围、全人群为对象的综合性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服务。
  2.社区预防服务的特点:以社区全人群而不是以个体为服务对象,强调社区内多部门的合作和社区的参与,目的是促进健康、预防伤害、疾病、失能和早逝。
  3.社区预防服务的内容:按目标人群或场所可分为社区健康促进、学校健康促进、职业人群健康促进和医院健康促进等。内容包括如下方面:
  1)健康信息管理:①社区诊断;②健康档案管理;③日常信息收集。
  2)健康教育:①卫生知识普及②重点人群及重点场所健康教育。
  3)传染病防治:①疫情报告和监测;②预防接种;③结核病防治;④性病、艾滋病防治;⑤地方病、寄生虫病防治;⑥其他常见传染病防治;⑦爱国卫生指导。
  4)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①重点慢性病筛查;②重点慢性病病例管理。
  5)精神卫生。
  6)妇女保健:①孕前保健;②孕产期保健;③更年期保健;④妇女常见病筛查。
  7)儿童保健:①新生儿保健;②婴幼儿保健。
  8)老年保健。
  9)残疾康复。
  10)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三、社区诊断
  1.社区诊断的概念:
  2.社区诊断的步骤:①确定所需要的信息;②收集信息;③分析信息;④做出诊断
  【习题】
  关于社区预防服务不正确的是
  A.健康为中心
  B.社区为范围
  C.全人群为对象
  D.多部门合作
  E.目的是治疗疾病促进健康

  预防医学第五单元人群健康与社区卫生讲义[答疑编号500744050101]

『正确答案』E
  3.定性研究方法:
  ①个体访谈;②小组讨论;③焦点组讨论;④现场观察。

  四、社区预防服务项目实施与管理
  基本步骤包括社区动员、社区诊断、计划的制订、实施与评价五个连续的阶段。
  【习题】
  下列哪种调查方法不属于定性调查方法
  A.个体访谈
  B.小组讨论
  C.现场观察
  D.问卷调查
  E.地图法

  预防医学第五单元人群健康与社区卫生讲义[答疑编号500744050102]

『正确答案』D
  (1)社区动员:
  (2)社区诊断:
  (3)计划的制订:
  (4)计划的实施:
  (5)评价:
   

第二节 环境卫生


  一、环境与环境卫生的概念
  1.环境(environment)是指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由各种物质因素和非物质因素所组成。
  (1)自然环境
  (2)社会环境
  2.环境卫生

  二、环境污染及其来源
  1.环境污染
  严重的环境污染危害称为公害(public nuisance)。由环境严重污染引起的地区性疾病称公害病。
  (1)污染源(pollutant source):
  (2)污染物(pollutant):指进入环境并引起环境污染的有害物质。有①化学性污染物;②物理性污染物;③生物性污染物。
  一次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是指从污染源直接进入环境,其理化性质未发生改变的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是指排入到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环境物理、化学、生物因素作用下本身发生变化,或在环境中与其他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理化性质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
  【习题】
  光换血烟雾是由下列哪些环境污染物在强烈的太阳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形成的一种浅蓝色烟雾
  A.H2S 、CO
  B.CO2、NOX
  C.NO、烃类
  D.烃类、醛类
  E.醛类、酮类

  预防医学第五单元人群健康与社区卫生讲义[答疑编号500744050103]

『正确答案』C
  2.环境有害物质的来源
  (1)空气污染:其来源有:①生活环境产生的有害物质;②职业环境产生的有害物质;③交通运输产生的有害物质。
  光化学烟雾是大气中存在的碳氢化物和氮氧化物等在强烈日光紫外线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浅蓝色烟雾。
  (2)水污染(water pollution):指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使一种或多种污染物进入水体,并达到一定浓度,对动植物产生不良影响的水体状况。水中有害物质的来源主要是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此外自然因素也可引起水质某些成分的改变。如水中含氟量过高而引起的氟中毒。
  (3)土壤污染(soil pollution):各种污染物污染土壤的方式有:①气型污染;②水型污染;③固体废弃物型污染。

  三、环境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危害
  1.环境有害因素的健康效应
  2.生物标志物
  指几乎包括反映生物系统与环境中化学、物理或生物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任何测定指标。
  3.环境有害物质对健康影响的因素
  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损害的性质与程度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污染物因素、机体因素和环境有害因素的联合效应。
  (1)污染物因素:①污染物的理化性质;②污染物的作用剂量(暴露浓度或强度);③污染物的作用时间。
  1)剂量一效应关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是对个体而言,指化学物质的摄入量与摄入该化学物质的生物机体呈现某种生物学效应程度之间的关系。
  2)剂量一反应关系(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是对群体而言,指一定剂量的化学物质与在接触其有害作用的群体中呈现某一生物学效应并达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比例的关系。当不能获得剂量时,常用暴露水平一反应关系(exposure-response relationship)来代表剂量一反应关系。
  【习题】
  下面有关剂量效应关系和剂量反应关系说法中错误的是
  A.前者指随着有害因素剂量的增加,机体内产生的有害生物学效应随之增加的关系
  B.后者指随着有害因素剂量增加,产生特定生物学效应的个体数随之增加的关系
  C.必需元素和一般化合物一样,有一个阈值,高于阈值会产生有害效应
  D.剂量反应关系常用百分数来表示,如发生率、反应率等
  E.一般化合物都属于阈值化合物,在大于其阈值时才产生效应

  预防医学第五单元人群健康与社区卫生讲义[答疑编号500744050104]

『正确答案』B
  (2)机体因素:影响污染物健康危害的机体因素(又称机体易感性)主要有:①健康状况;②生理状况;③遗传因素;④营养条件等。
  (3)多种环境有害因素的联合效应:多种环境有害物质(主要是化学物)的联合作用一般有:①相加作用(additive joint action);③协同作用(synergism);③拮抗作用(antagonism);④单独作用(single action)。
  4.环境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危害
  (1)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直接危害有:①急性中毒;②慢性炎症;③变态反应;④非特异性疾病多发;
  ⑤致癌作用。
  间接危害有:①温室效应;②形成酸雨;③破坏平流层的臭氧层。
  (2)常见室内空气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
  1)一氧化碳(CO):一种最常见的窒息性气体,可与Hb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HbCO),减少了血细胞的携带氧的能力,抑制、减缓HbCO的解析与氧的释放,导致机体组织缺氧。室内长期低浓度CO还可损害心肌与中枢神经系统。
  2)甲醛(HCHO):具有刺激作用与致敏作用。
  3)烟草烟雾:含有多种有害物质,进入机体后对许多组织器官的生理、生化和代谢产生影响,降低机体抵抗力,诱发肿瘤,使人的期望寿命缩短。
  (3)水体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水体生物性污染的危害:即发生介水传染病
  2)化学性污染的危害:常见污染水源的化学性物质有汞、镉、砷、铬、铅、农药等。
  (4)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常见生物性污染的危害有:①引起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②引起炭疽病等;③引起破伤风和肉毒中毒。
  2)常见化学性污染的危害有:①重金属污染;②农药污染等。

  四、环境有害因素的控制
  1.环境污染物的危险度评价(risk assessment)
  (1)危害鉴定:是确定在一定的条件下,被评价的化学物是否对机体健康产生有害效应。
  (2)暴露评价;是估计人群对某化学物暴露的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
  (3)剂量-反应关系评定。
  (5)危险度管理(risk management):
  2.环境有害因素的预防与控制
  包括制定并完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强化环境管理,依法进行监督;加强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采用先进的污染防治技术;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全民环境意识。
   

第三节 食品安全


  一、食品安全
  1.食品安全(food safety)
  是指在规定的使用方式和用量的条件下长期食用,对食用者不产生不良反应的实际担保。这里的不良反应包括由于偶然摄入所导致的急性毒性和长期少量摄入所导致的慢性毒性。
  2.食源性疾病(foodborne diseases)
  因食用不安全食品,从而使食品中的各种致病因子通过摄食方式进入人体内引起具有感染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
  3.食源性疾病的特征
  ①在食源性疾病暴发流行过程中,食物本身,只是起了携带和传播病原物质的媒介作用;②导致人体罹患食源性疾病的病原物质是食物中所含有的各种致病因子;③人体摄入食物中所含有的致病因子可以引起以急性中毒或急性感染两种病理变化为主要发病特点的各类临床综合征。

  二、食品污染
  1.食品污染定义是指非食品本身的有害物质在食品种植、养殖到生产、加工、贮存、运输、销售、烹调直至餐桌的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进入食品的状态。
  2.食品污染种类和来源
  (1)食品的生物性污染:
  (2)食品的化学性污染:
  (3)食品的物理性污染:主要来自于食品产、储、运、销时落入的杂物,以及具有放射性的废物等。
  3.食品中常见污染物及其危害
  (1)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黄曲霉毒素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各种坚果,特别是花生和玉米中。黄曲霉毒素B1为剧毒的毒物,引起人的中毒主要是损害肝脏,引发肝炎、肝硬化、肝坏死等。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致癌物质。
  (2)农药(pesticide):污染农药的食品,可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其中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污染是造成人体急性或慢性中毒的主要污染物。
  (3)有毒重金属(poisonous heavymetal),主要包括汞、镉、铅、砷、铬等,主要来自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彻底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对农田、菜地的灌溉。
  (4)N一亚硝基化合物:作为N-亚硝基化合物前体物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和胺类物质,广泛存在于环境和食品中,在适宜的条件下,这些前体物质可通过化学或生物学途径合成各种各样的N一亚硝基化合物。人类许多的肿瘤都与N_亚硝基化合物有关,如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膀胱癌、肝癌。
  (5)多环芳烃化合物(PAHs):人类在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的煤炭、石油、汽油、木柴等燃料,可产生多环芳烃的污染,并可通过大气、土壤和水中进入食品。多环芳烃[苯并(a)]芘]是一种较强的致癌物,主要导致上皮组织产生肿瘤,如皮肤癌、肺癌、胃癌和消化道癌。
  4.人畜共患传染病是指人和脊椎动物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的,又在流行病学上有关联的疾病。通过食物传染到人的常见人畜共患传染病有:炭疽(anthrax)、口蹄疫(aphtae epizooticae)、猪水疱病(swine vesicular disease,SVD)、疯牛病(mad cow disease)、禽流感(avian influenza)、囊虫病(hydatid disease)等。

  三、食物中毒
  1.食物中毒(food poisoning)
  (1)定义:指摄入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2)食物中毒分类:一般按病原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动物性食物中毒,有毒植物中毒。
  (3)食物中毒发病的特点:①季节性;②暴发性;③相似性;④非传染性。
  【习题】
  食物中毒的特点不包括
  A.传染性
  B.季节性
  C.爆发性
  D.症状相似性
  E.食用同一食物历史

  预防医学第五单元人群健康与社区卫生讲义[答疑编号500744050105]

『正确答案』A
  2.细菌性食物中毒
  (1)流行病学特点:
  ①发病季节性明显,以5~10月较多;
  ②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病程短、恢复快、病死率低。但李斯特菌、肉毒梭菌等中毒病程长、病情重、恢复慢;
  ③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为肉及肉制品,禽、鱼、乳、蛋也占一定比例。
  (2)临床表现: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机制可分为感染型、毒素型和混合型三种。
  (3)预防与急救措施:①加强对食品的卫生监督、食品加工过程的规范化管理、食品行业相关人员的定期体检、个人的良好卫生习惯。②及时抢救患者,包括催吐、洗胃及时排出毒物。
  (4)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
  1)沙门菌食物中毒:
  2)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由食用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食品所致,其流行病学特点是:①地区分布:沿海地区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高发地区,随着海产品的市场流通,内地也有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发生。②季节及易感性:7~9月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男女老幼皆可发病。青壮年为主。③食品种类:主要是海产品
  3)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由食用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食品所致,其流行病学特点:
  4)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3.真菌毒素和霉变食品中毒
  霉菌在谷物或其他食品中生长繁殖,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人或动物食用了此类食物引起中毒。常见的有赤霉病麦中毒、霉玉米中毒、霉甘蔗中毒等。
  4.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是指一些动植物本身含有某种天然有毒成分,或由于贮存条件不当形成某种有毒物质被人食用后引起的中毒。常见的有河豚中毒、含高组胺鱼类中毒、毒蕈中毒、含氰甙植物中毒、发芽马铃薯中毒、四季豆中毒、生豆浆中毒等。
  (1)河豚(globefish)中毒:河豚主要含河豚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进入人体后作用于周围神经及脑干中枢致神经呈麻痹状态。早期症状是口唇、舌、指尖发麻,眼睑下垂,不久即出现消化道症状,进而出现口唇、舌尖及肢端麻木、四肢无力或肌肉麻痹、共济失调等神经系统症状。重症者出现瘫痪、言语不清、发绀、呼吸困难、神志不清、休克,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2)常见的毒蕈(tome mushroom)中毒:①胃肠炎型;②神经精神型;③溶血型;④中毒性肝炎型毒蕈中毒。
  5.化学性食物中毒
  是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被误认为是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或营养强化剂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常见的有亚硝酸盐中毒;砷中毒;有机磷中毒等。
   

第四节 职业卫生服务与职业病管理


  一、职业卫生的概念
  职业卫生以职业人群和作业环境为对象

  二、职业性有害因素
  指生产劳动过程及其环境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因素或条件的总称。可分为:
  ①物理性有害因素;②化学性有害因素;③生物性有害因素;④不良生理、心理性因素
  1.物理性有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危害
  (1)高温作业:中暑是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病。可分为三种类型:即热射病(含日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
  (2)噪声:指使人感到厌烦或不需要声音的统称。
  (3)非电离辐射:指量子能量<12eV的电磁辐射不足以引起生物体电离的电磁辐射。有射频辐射;红外辐射;紫外辐射;激光;高频和微波。
  2.化学性有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危害:
  (1)毒物:金属及类金属毒物:铅、汞、铬、砷等。
  刺激性气体:硫酸、乙酸等无机酸和有机酸;氯及其他化合物等。
  窒息性气体:一氧化碳、氢氰酸,硫化氢和甲烷等。
  有机溶剂:苯、正己烷、二氯乙烯等。
  农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和拟除虫菊酯等。
  (2)粉尘: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中过程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生产性粉尘根据其理化特性和作用特点不同,对机体的损害也不同,引起不同疾病。其中尘肺最为常见。
  3.生物性有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危害:存在于生产工作环境中的致病微生物、寄生虫及动植物、昆虫等。如从事畜牧业、兽医、屠宰、牲畜检疫、毛纺及皮革等职业人群感染炭疽所致炭疽病、或布氏杆菌所致布氏杆菌病,在疫区从事林业的人员所致森林脑炎;以及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引起细菌、病毒性感染等。农民、井下矿工、下水道清理工以及海边娱乐场的工作人员等有较多机会感染钩虫病等。
  4.不良生理、心理性有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危害
  (1)不良职业性生理因素: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强制体位所致疾患
  (2)不良职业性心理因素:职业紧张。

  三、职业卫生服务
  3.职业卫生服务的核心内容:
  ①工作场所职业性有害因素监测与评估;②职业人群健康监护;③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④职业病和工伤的诊断、治疗和康复服务;⑤职业场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救援。

  四、职业人群健康监护
  (1)医学监护:对职业人群进行医学检查和医学实验以确定其处在职业危害中是否出现职业性疾患,称为医学监护。包括:①就业前健康检查;②定期健康检查;③离岗或转岗时体格检查;④职业病的健康筛检。
  (2)职业环境监测:是对作业者作业环境进行有计划、系统的检测,分析作业环境中有毒有害因素的性质、强度及其在时间、空间的分布及消长规律。

  五、职业病管理
  (1)职业病的概念
  1)职业病:是指与工作有关并直接与职业性有害因素有因果关系的疾病。“法定职业病”是用法令的形式所确定的职业病名单。我国目前的职业病分为10大类115个病种。
  2)工作有关疾病:如果职业因素不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惟一直接因素,而是诸多因素之一;但职业因素促使潜在的疾病显露或加重已有疾病的病情,这类疾病称为工作有关疾病。
  3)职业病特点:
  ①病因明确
  ②病因与疾病之间一般存在接触水平(剂量)-效应(反应)关系
  ③群体发病,
  ④早期诊断、及时合理处理,预后康复效果较好。
  ⑤重在预防,除职业性传染病外,治疗个体无助于控制人群发病。
  下列哪项不属于职业病的特点
  A.病因明确
  B.群体发病
  C.重在治疗
  D.病因与疾病间一般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E.早诊断、早处理、预后和康复效果较好

  预防医学第五单元人群健康与社区卫生讲义[答疑编号500744050201]

『正确答案』C
  (2)职业病管理:包括职业病诊断管理、职业病报告管理及职业病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处理办法等。
  1)职业病诊断管理:职业病诊断须由各级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专门医疗卫生机构进行。采取(诊断小组)集体讨论、诊断的方式
  2)职业病报告管理:按照“职业病法”的要求,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职业病患者或者疑似职业病患者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要求
  ①急性职业病报告:任何医疗卫生机构接诊的急性职业病均应在12~24小时之内向患者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②非急性职业病报告:对确诊的非急性职业病患者如尘肺病、慢性职业中毒和其他慢性职业病,应在十五日内报告,分别填报《尘肺病报告卡》和《职业病报告卡》,按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程序逐级上报。
  3)职业病患者治疗、处理管理:职业病患者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4)职业病预防管理:应遵循三级预防原则。
  职业病的诊断原则不包括
  A.职业史
  B.职业卫生现场调查与危害评价
  C.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来判断是否符合职业病
  D.一时不能确诊的可疑疾病,则不断定为职业病
  E.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有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的必然联系,在排除其他疾病因素后,应当诊断为职业病

  预防医学第五单元人群健康与社区卫生讲义[答疑编号500744050202]

『正确答案』D
   

第五节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一、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1.传染病发生的条件
  (1)病原体:
  病原体基本特性包括:
  ①传染力;
  ②致病力;
  ③毒力。
  (2)宿主:
  (3)感染过程及感染谱:
  ①感染过程指病原体进入机体后,病原体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②感染谱指一种传染病导致宿主不同的感染表现形式:以隐性感染为主;显性感染为主;以严重病例或死亡为结局。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1)传染源: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染源的种类有:①患者;②病原携带者(包括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恢复期病原携带者、健康病原携带者);③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常见的传播途径有:①经空气传播;②经水传播;③经食物传播;④接触传播;⑤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⑥经土壤传播;⑦医源性传播;⑧母婴传播。
  (3)易感人群:指有可能发生传染病感染的人群。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因素: ①新生儿增加;②易感人口迁入;③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④免疫人口死亡。影响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因素:①计划免疫;②传染病流行后。
  3.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
  ①气候变化;②人口迁移;③抗生素和杀虫剂的滥用使病原体和传播媒介耐药性日益增强;④城市化;⑤战争、动乱、难民潮;⑥全球旅游业的急剧发展;⑦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

  二、传染病预防控制的策略和措施
  1.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
  包括:①加强人群免疫;②改善卫生条件;③加强健康教育;④加强传染病监测;⑤建立传染病预警制度;⑥加强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⑦传染病的全球化控制。
  2.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包括传染病报告和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的多种预防措施。
  (1)传染病报告:责任报告单位;责任报告人。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患者或疑似患者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报告。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患者、疑似患者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报告
  (2)针对传染源的措施:
  ①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②病原携带者:做好登记、管理和随访至其病原体检查2~3次阴性后。
  ③接触者:接受检疫:留验;医学观察;应急接种和药物预防。
  ④动物传染源:彻底消灭(捕杀、焚烧或深埋)、隔离治疗、预防接种和检疫。
  (3)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消、杀、灭; 其它
  (4)针对易感者的措施:
  ①免疫预防;②药物预防;③个人防护。

  三、新时期传染病流行特点及其防治对策
  1.传染病流行三环节的新问题(社会因素的变化)
  (1)传染源(病原体):① 30多年来,人类新发现的传染病已有近40种 ②再发传染病如性传播疾病、结核等,给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带来了新的威胁,主要原因是:病原体耐药、病原体基因突变与抗原变异③传染源的流动性表现为快、远、广的特点。
  (2)传播途径:①播散的快速性;②途径的多样性③疫源地范围难以界定。
  (3)易感人群:①人口大量流动;②基础免疫水平下降。
  2.新时期传染病防治对策
  (1)从医学预防到社会预防:
  (2)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①疾病预防控制体系;②卫生监督体系;③信息情报系统和决策机制;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反应机制等。
  (3)加强科学研究,注重科学决策与科学防治:主要是病原体变化规律、耐药机制、疫菌研究,新时期传染病流行规律研究,传染病快速诊断和检测方法研究等。

  四、计划免疫
  1.计划免疫: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乃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预防接种是指将抗原或抗体注入机体,使人体获得对某些疾病的特异性抵抗力,从而保护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发生。
  2.预防接种的种类
  (1)人工自动免疫:通过人工免疫方法,使宿主对相应传染病产生特异免疫抵抗力的方法,称为人工自动免疫或人工主动免疫。
  (2)人工被动免疫:将含有抗体的血清或其制剂直接注入机体,使机体立即获得抵抗某种传染病的能力的方法,称为人工被动免疫。
  (3)被动自动免疫:在实施被动免疫的同时,进行疫苗接种,使机体迅速获得自身特异性抗体,产生持久的免疫力。
  3.计划免疫方案
  我国的计划免疫工作的主要内容:儿童基础免疫,即对7周岁及7周岁以下儿童进行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价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和麻疹疫苗免疫接种,以及以后的适时加强免疫,使儿童获得对结核、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和麻疹的免疫力,概括为“接种四苗,预防六病”。最新的计划免疫还要求添加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并在部分地区增加对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的免疫接种工作。
  4.疫苗的效果评价
  接种后人群抗体阳转率、抗体平均滴度和抗体持续时间来评价疫苗的效果。
  计划免疫工作考核指标为:建卡率;接种率,四苗覆盖率;冷链设备完好率。
   

第六节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一、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慨况
  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s)是一组起病时间长,缺乏明确的病因证据,一旦发病即病情迁延不愈的非传染性疾病的概括性总称。常见有冠心病、脑卒中、肿瘤、糖尿病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
  2.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概况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均占全死因的80%以上。
  占前四位的分别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道病和心脏病。如果把脑血管病和心脏病合并为心血管病,则位居第一。根据2004年全国营养调查,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1.6亿多;糖尿病患病率为2.6%,估计全国糖尿病现患病人数2000多万。
  3.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
  常见有冠心病、脑卒中、肿瘤、糖尿病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都与吸烟、饮酒、不健康饮食、静坐生活方式、长期心理压力等几种共同的危险因素有关。

  二、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策略 
  1.慢性病防治的原则
  ①健康教育,改变行为,降低最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4种共同的危险因素(吸烟、饮酒、不健康饮食、静坐生活方式),促进和支持患者自我管理;
  ②健康促进,鼓励个人与其家庭、社区和国家一起采取措施,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社会/社区环境、家庭氛围及政策,提高整体的社会卫生状况和人群健康水平;
  ③三级预防并重。
  2.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危险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肥胖、高龄、糖尿病
  (1)高血压:公认的危险因素有 高盐饮食、蔬菜和水果摄入量少(钾、镁离子摄入少)的饮食、肥胖、体力活动过少、过量饮酒、精神高度紧张等。
  高血压的预防及健康教育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而展开:
  ①限制钠盐摄入量:②增加新鲜蔬菜、瓜果的摄入,补充钾、镁离子;③限制饮酒及戒酒;④减轻体重:⑤适度的体力活动和体育运动;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2)血脂异常:公认的危险因素有:饱和脂肪(奶油、动物脂肪)的过度摄取,身体活动不足、超重与肥胖以及吸烟可引起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血脂异常的预防与控制主要为:①合理膳食;②减轻体重;③体力活动促进;④戒烟。
  (3)冠心病及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血清胆固醇升高)、吸烟、肥胖、高龄、糖尿病、性别、心理因素等。
  冠心病第一、第二级防治内容可归纳为ABCDE防治法。
  (4)脑卒中: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是致病的主要原因。主要危险因素有:①高血压;②动脉硬化(血脂异常);③吸烟;④糖尿病;⑤大量饮酒、⑥肥胖等
  第一级预防 一是强调低盐、低脂肪、低热量饮食;限制饮酒,严格戒烟;控制体重,增加运动;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思想情绪。二是积极治疗相关疾病:长期坚持且有效地控制和治疗高血压;定期监测空腹血糖浓度和血脂。
  第二级预防 是一旦有脑卒中的前期征兆,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强调及时就医的重要性。
  第三级预防 尽早进行神经功能锻炼,加快和促进脑卒中患者各方面的康复,防止复发。
  3. 2型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
  目前公认的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营养与膳食不合理(摄入能量过多、动物性脂肪摄入量过多),肥胖,体力活动过少、长期快节奏而紧张的工作与生活。糖尿病的预防主要针对上述危险因素而展开,它包括三项关键内容:合理的营养与膳食指导、减肥、增加体力活动。
  4.恶性肿瘤的预防与控制
  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除了人口老龄化外,更主要是由人们的生活方式、环境和遗传因索所致。吸烟、膳食不合理、感染及环境污染是主要的因素。第一级预防是控制吸烟;合理膳食;控制感染(乙肝和丙肝病毒、EB病毒、人类乳头瘤病毒)、消除职业危害(如控制、联苯胺、苯、氯甲醚、砷等)。第二级预防如宫颈癌的筛检、乳腺癌的筛检、大肠癌筛检。
  5.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预防与控制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以气流受限为特征,气流受限不能完全逆转的一类疾病。目前认为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职业接触粉尘和烟雾、空气污染、童年时期频发呼吸系统感染等,其中80%~90%因吸烟所致(包括主动和被动吸烟)。除上述因素外,气候变化,特别是寒冷空气对COPD的发病也有一定影响。

  三、慢性病的管理
  1.慢性病管理的目的
  慢性病防治中不可忽视的是对已患病人的管理和康复,即第三级预防。慢性患者保健服务时间中只有20%是由专业保健人员提供的,而80%主要由患者及其家人来管理。
  2.慢性病自我管理
  (1)慢性病自我管理:指在卫生保健专业人员的协助下,个人承担一些预防性或治疗性的卫生保健活动。
  (2)慢性病自我管理的任务:①所患疾病的医疗和行为管理;②角色管理;③情绪的管理。
  (3)慢性病自我管理的基本技能:①解决问题的技能;②决策技能;③寻找和利用社区资源的能力;④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技能;⑤目标设立与采取行动的技能。
   

第七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应急策略


  一、突发公发卫生事件概念、分类和分级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
  ①突发性;②非常规性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害
  ①人群健康和生命严重受损;②造成心理伤害,③造成严重经济损失;④国家或地区形象受损及政治影响。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类
  ①重大传染病疫情;②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③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④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
  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理
  1.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具有临床表现相似性、发病人群聚集性、流行病学关联性、健康损害严重性的特点。可分为Ⅰ级、Ⅱ级和Ⅲ级。
  应急处理工作原则
  ①统一领导、分级响应的原则;②及时报告的原则;③调查与控制并举的原则;④分工合作、联防联控原则;⑤信息互通、及时发布原则。在应急处置的组织及职责中,医疗机构主要负责病例(疫情)的诊断和报告,并开展临床救治。临床救治中,如果是疑似传染病,在感染性疾病尚未明确是否具有传染性之前,应按传染病进行救治。疑似非传染性疾病可根据疑似食物中毒或疑似职业中毒进行相应的处置。

  三、急性化学中毒的应急处理
  1.急性化学中毒事故是指一种或多种化学物释放的意外事件,短时间内损害人体健康或污染环境,使机体引起中毒病变,化学损伤、残疾或死亡。
  2.急性化学中毒特点 ①发生突然,防救困难;②病变特异,演变迅速,可大规模杀伤人、畜;③扩散迅速,受害广泛;④污染环境,不易洗消;⑤影响巨大,危害久远。
  3.急性化学中毒的现场处理要点
  ①尽快脱离事故现场。疏散受害人员;②立即采取控制,阻断毒源;③初步判断病因,为正确施治提供依据;④分类管理,通知医疗机构做好接诊准备;⑤通报上级有关部门,成立抢救指挥部。

  四、电离辐射损伤的应急处理
  1.电离辐射事故是电离辐射源失控引起的异常事件,直接或间接产生对生命、健康或财产的危害。人体一次或一定时间(数日)内遭受体外大剂量强透力射线或比较均匀地全身照射仪器的损伤称为急性电离辐射损伤。
  2.对电离辐射事故受照人员的医学处理的一般原则
  3.电离辐射事故应急对策
  (1)个人防护方法。
  (2)隐蔽。
  (3)撤离。
  (4)搬迁。
  (5)控制食物和水,使用贮存的粮食和饲料。
   

第八节 医院安全管理


  一、医院常见的有害因素及其来源
  1.医院专业因素 也称为医源性因素;
  2.医院环境因素
  3.医院管理因素
  4.医院社会因素是指可能引发患者和医务人员健康危害的医院相关的外界社会因素。

  二、患者安全及其防范措施
  1.患者安全
  医疗不良事件是指伤害并非来源于原有的疾病本身,而是由于医疗行为本身造成患者治疗时间延长、或在离院时仍带有某种程度的残障、或死亡。患者安全管理是指在医疗过程中为避免或预防患者不良的结果或伤害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措施,包括预防偏差、预防错误和意外的发生。
  2.患者安全的防范措施
  (1)建立医疗质量保障体系。
  (2)制定并严格执行各种安全相关制度,其中包括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识别的准确性、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3)采取措施预防错误的发生。
  (4)建立报告制度。
  (5)提高患者接受医疗服务过程的安全性。

  三、医务人员安全及其防范措施
  1.医务人员安全问题往往与在诊疗过程中受到的医源性安全事件和医院工作场所暴力有关。
  (1)医源性安全事件;①物理伤害;②化学伤害;③生物伤害。
  (2)医院工作场所暴力:
  2.医务人员安全防范措施
  (1)医源性安全事件的防范措施:首先,要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教育。其次,要强化个人标准预防。再次,要做好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管理。
  (2)医院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防范措施:首先;要改善医患关系。其次,要改善卫生场所的环境设计。

24年医师必过课程报名

24年医师必过课程识别二维码报名

或加微信15682385872报名

您的观点
00
相关内容
首页 电话 留言 社区
付款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