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第一单元细胞讲义考试重点
课前导入
“鸡肋”
“听懂、弄会,再记忆”
覆盖考点、考点讲解、应试技巧
“看、听、想、答”
考 纲:
第一节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节 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第三节 骨骼肌的收缩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液态镶嵌模型学说——细胞膜是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骨架,其中镶嵌着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一)单纯扩散
1.概念: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膜的高浓度区一侧向膜的低浓度区一侧顺浓度差跨膜的转运过程称为单纯扩散。
2.转运物质:除O2 、CO2、NO、CO、N2等气体外,还有乙醇、类固醇类激素、尿素等。
3.特点:
① 顺浓度差,不耗能;
② 无需膜蛋白帮助;
③ 最终使转运物质在膜两侧的浓度差消失。
(二)易化扩散
是指某些非脂溶性或脂溶性较小的物质,在特殊蛋白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
1.以载体蛋白为中介的易化扩散(载体转运):
◇例子 “血液中的葡萄糖和氨基酸进入到组织细胞”
◇特点:
(1)载体蛋白质有结构特异性;
(2)饱和现象;
(3)竞争性抑制。
2.以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通道转运):
主要通过通道蛋白质(简称通道)进行的。其转运物质的能力受膜两侧电位差或化学物质的影响,故有电压门控通道和化学门控通道之分。
◇特点:
(1)相对特异性;
(2)无饱和性;
(3)有开放、失活、关闭不同状态。
◇例子: Na+、K+、Ca2+等都经通道转运。
Na+通道阻断剂 —— 河豚毒素
K+通道阻断剂 —— 四乙铵
Ca2+通道阻断剂 —— 异搏定
(三)主动转运
1.概念:主动转运是指细胞通过本身的耗能过程,在细胞膜上特殊蛋白质(泵)的协助下,将某些物质分子或离子经细胞膜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转运的过程。
2.钠泵的本质
钠泵就是镶嵌于细胞膜上的Na+-K+依赖式ATP酶。
Na+-K+依赖式ATP酶(钠泵)
3.钠泵活动的生理意义:
①由钠泵形成的细胞内高K+和细胞外的高Na+, 这是许多代谢反应进行的必需条件。
②维持细胞正常的渗透压与形态。
③它能建立起一种势能贮备。这种势能贮备是
可兴奋组织具有兴奋性的基础,这也是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逆浓度差跨膜转运的能量来源。
4.主动转运的类型
(1)原发性主动转运 是指直接利用ATP的能量逆浓度差和电位差对离子进行的主动转运过程。
原发性主动转运是人体最重要的物质转运形式,除钠泵外,还有Ca2+泵(或称Ca2+-Mg2+依赖式ATP酶)、H+泵(质子泵)和碘泵等。
(2)继发性主动转运 指物质逆浓度梯度转运所需的能量不是直接来自ATP,而是来自膜外的高势能。
如:“小肠吸收葡萄糖和氨基酸、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和氨基酸为继发性主动转运”
※主动转运与被动转运的区别
主动转运 |
被动转运(单纯/易化) |
需由细胞提供能量 |
不需外部能量 |
逆电-化学势差 |
顺电-化学势差 |
使膜两侧浓度差更大 |
使膜两侧浓度差更小 |
※转运的都是小分子物质
(四)出胞和入胞
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进出细胞的过程。
※递质释放;激素分泌 ※吞噬作用;
【例题】葡萄糖跨膜转运的方式有( )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
D.主动转运
E.入胞作用
【例题】神经末梢释放递质乙酰胆碱是通过什么方式( )
A.主动转运
B.单纯扩散
C.易化作用
D.入胞作用
E.出胞作用
【例题】Na+通过离子通道的跨膜转运过程属于( )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出胞作用
E.入胞作用
【例题】细胞膜内外Na+和K+浓度差的形成与维持是由于( )
A.膜在安静时对K+的通透性大
B.膜在兴奋时对Na+的通透性增加
C.Na+、K+易化扩散的结果
D.细胞膜上Na+-K+泵的作用
E.细胞膜上ATP的作用
第二节 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一)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
※生物电产生于细胞膜的两侧
生物电产生的前提:
1.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均匀;
2.细胞膜在不同的情况下对不同的离子有不同的通透性。
◇静息电位(RP):细胞未受刺激时膜两侧的电位差。
对静息电位的测定表明:膜外电位高于膜内,若膜外电位为0,膜内即为负值。大多数细胞的RP都在-10~-100 mV,如:骨骼肌细胞为-50~-70 mV,心室肌细胞为-90 mV,RBC为-10 mV。
◇动作电位(AP):是膜受到有效刺激后,在RP的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膜电位的快速,可逆,可扩布的电位变化。
【例题】动作电位去极化是由于( )
A.Cl-内流
B.Ca2+内流
C.Na+内流
D.K+内流
E.K+外流
【例题】静息电位的产生是由于( )
A.Cl-内流
B.Ca2+内流
C.Na+内流
D.K+内流
E.K+外流
※膜两侧电荷分布状态:
极 化:静息电位时,膜两侧保持的内负外正的状态。
去极化:静息电位向负值减小的方向变化。
反极化:膜内电位由零变为正值的过程。
复极化:去极化、反极化后恢复到极化的过程。
超极化:静息电位向负值增大的方向变化。
兴奋的引起——阈电位
【例题】刺激引起兴奋的基本条件是使跨膜电位达到( )
A.峰电位
B.阈电位
C.负后电位
D.局部电位
E.正后电位
(二)兴奋和兴奋性的概念
兴奋——刺激使组织或细胞发生反应(动作电位)的过程。
兴奋性——活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兴奋性的指标:
阈强度(阈值):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阈值高则兴奋性低,
阈值低则兴奋性高。
【例题】可兴奋细胞受到阈下刺激时,可出现( )
A.峰电位
B.阈电位
C.负后电位
D.局部电位
E.正后电位
(三)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局部电流
膜上任何一处产生动作电位都将沿着细胞膜扩布称为传导。
※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特征
即:动作电位的传导特征
◇不衰减性;
◇生理完整性;
◇绝缘性;
◇双向性;
◇相对不疲劳性。
【例题】关于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时出现的快速而不可逆的电位变化
B.在动作电位的去极相,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外正内负
C.动作电位的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
D.动作电位的大小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
E.不同的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值都相同
第三节 骨骼肌的收缩机制
一、骨骼肌的结构与肌丝的分子组成
骨骼肌细胞的结构特点:肌原纤维和肌管系统。
二、骨骼肌收缩的机制——肌丝滑行理论
该理论认为:肌肉的缩短是由于肌小节中细肌丝在粗肌丝之间的滑行,即当肌肉收缩时,由Z线发出的细肌丝在某种力量的作用下主动向暗带中央滑动,结果相邻的Z线互相靠近,肌小节长度变短,从而导致肌原纤维以至整条肌纤维和整块肌肉的缩短。
肌细胞收缩时肌小节的变化——
三、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
把肌细胞的兴奋和肌细胞的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
肌管系统:
1.横管系统(又称T-系统)
是由肌细胞膜从表面横向伸入肌纤维内部而形成。
2.纵管系统(肌质网)包绕于肌小节的中央部分,在横管的两侧,管腔出现膨大,称为终池。
3.三联体 每一个横管和来自两侧的终末池构成复合体,称三联体。
兴奋收缩耦联——
【例题】在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化学递质是( )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乙酰胆碱
D.5-羟色胺
E.γ-氨基丁酸
【例题】触发神经末梢释放递质的离子是( )
A.Na+
B.K+
C.Ca2+
D.Mg2+
E.Cl-
知识点整合——(与生理第八章“神经系统的功能”相串联)
※ 细胞间兴奋传递(突触传递)的特点:
◇电-化学-电的过程
◇时间延搁
◇易受药物或内环境因素的影响
◇单向传递
◇易疲劳
◇总和
※突触传递:
Ca2+内流
↓
突触小泡释放N递质
↓
兴奋性递质→Na+内流→ 去极化(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EPSP)
抑制性递质→Cl-内流→ 超极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IPSP)
(突触后抑制)
※兴奋在中枢的传递——多突触传递
※比较记忆,要点总结:
神经冲动传导的特点 |
细胞间兴奋传递的特点 |
兴奋在中枢传递的特点 |
局部电流 |
电-化学-电的过程 |
电-化学-电的过程 |
快 |
时间延搁 |
中枢延搁 |
双向 |
单向传递 |
单向传递 |
安全性 |
易受药物或内环境因素的影响 |
易受药物或内环境因素的影响 |
不易疲劳 |
易疲劳性 |
易疲劳性 |
不衰减 |
总和 | |
生理完整性 |
兴奋节律的改变 | |
绝缘性 |
后发放 |
【例题】在整个反射弧中,最易出现疲劳的部位是( )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反射弧中的突触
D.传出神经
E.效应器
【答案】C
【例题】 有关突触传递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单向传递
B.突触延搁
C.总和
D.不易疲劳
E.后发放
【答案】D
【例题】
A.K+ B.Na+ C.Ca2+
D.Cl- E.H+
可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离子基础是( )
【答案】D
可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离子基础是( )
【答案】B
【例题】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 )
A.去极化局部电位
B.超极化局部电位
C.具有全或无特性
D.突触后膜Na+通透性增加所致
E.突触前膜递质释放减少所致
【答案】B
【例题】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指突触后膜出现( )
A.极化
B.去极化
C.超极化
D.反极化
E.复极化
【答案】B
24年医师必过课程识别二维码报名
或加微信15682385872报名